大量
数据
收集和
整合
媒体
工作者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
从公共数据库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获取数据,并从这些海量信息中判断和选择有表现力的数据。
媒体工作者获取数据后,开始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
在筛选、过滤掉与新闻
报道无关的数据后,将剩余的
有用数据进行整合、整理,形成新的报道内容。
以/百度人口迁移/为例。
百度通过软件统计人们
买票的时间、地点、性别、年龄、出发站和目的地站,形成数据库,不仅
记者可以使用,政府和
企业也可以使用。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创造不同的价值。
可见,海量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是数据新闻的一大挑战。
记者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到有价值的关联性,然后增加相关事件发展趋势的预测性。
将新闻与数据相结合,打造精准、深度的报道,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发展,而是整体向上增长的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肖钢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整体延续稳定
恢复态势。
关于未来的
经济复苏、
结构调整、
宏观政策
目标、利率汇率走势,经济学家们亮出最新观点。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朱民在论坛上表示,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工具。
今年,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的新的
不平衡进行修补、恢复,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
结构调整,引领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节点上,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朱民认为,抓好结构
转型是大事,总量刺激不是今年最主要政策目标,再平衡和结构恢复、发展、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
他认为,202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更多推动结构的平衡,引领结构的转型,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
实际上,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但经济恢复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肖钢认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
信贷资源区域
分化值得关注“开门红”结束,常态化政策下信用扩张步伐放缓的表现开始逐渐清晰,
4月
新增人民币
贷款呈现规模
回落、结构继续优化的特点。
分部门看,贷款结构的最大亮点仍在于企业
中长期贷款的强劲。
4月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6605亿元,相比去年及2019年同期均多增,说明企业中长期
资本开支需求改善,制造业、基建等投资有望加快增长。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
王一峰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同比回落,
主要是企业和居民新增短期贷款明显减少,这与去年短期融资冲量的套利行为今年不再持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