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我们身边。
当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肆意吞噬着亿万
用户的各种
信息时,不要指望你有隐私权,即使你在某处
删除了这些信息。
但也许这些信息已经被别人转发或保存,更
有可能是被百度或谷歌保存为快照,已经提供给任何用户搜索。
因此,在
大数据的,背景和前提下,
很多人,都在主动的抵制无底线的
数字化。
这种大数据与个人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有效
保护隐私,专家
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1-减少信息的数字化;2-隐私立法;3-数字隐私基础设施(类似DRM数字版权管理);4-人类改变观念Knowing(接受和忽略过去);5-创造
良性的信息生态;6-情境化。
但这些都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或有实质性的改善。
此前英国《
金融时报》
援引两名接近
瑞信的
人士称,“BillHwang
爆仓
事件”对瑞信造成的预估亏损在30亿美元~40亿美元间。
但路透最新报道称,瑞信在Archegos爆仓事件上的相关损失可能高达50亿美元。
标普已把
瑞士信贷集团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Archegos爆仓事件自从爆出至今已经11天了,在金融市场引发震动,华尔街银行平掉了该公司价值200亿美元的头寸。
被
强制平仓的股票包括ViacomCBSInc.、跟谁学以及DiscoveryInc.。
野村控股和
瑞信集团等银行表示他们可能因此遭受
重大损失。
央行会竭尽所能去保护股市,而且它也做得很好,那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地去做市场分析呢?
正因如此,直接跟踪指数进行投资产生了可观的收益。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美联储
鸽派、欧洲央行以及其他央行的政策一直备受质疑,并带来了
利率波动。
这使得被动投资的方式没有之前那么简单了。
市场存在着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美联储
每个月还在购买12亿美元的债券?这个
计划是为了应对当时的新冠
疫情,但是我们现在已经
看到了它的显著成果。
美国失业率已经从15%降至6%,这仅仅比疫情前的失业率
高出2%。
全球制造业产量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
水平,家庭储蓄水平也是疫情前的两倍甚至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