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财经早餐:美元逼近93关口,黄金跌逾20美元,油价升至一周高位周一(3月29日)美元在震荡交投中创逾四个月新高,由于担心一家对冲基金发生保证金违约的潜在后果,美元吸引了一些
避险买盘;日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
下跌,兑美元接近一年低点。
现货黄金创三周多以来最大
跌幅,因强制大宗交易打击了股市,投资者转向美元寻求避险,而美债收益率的反弹也进一步打压金价。
油价第二天上涨,布油刷新3月18日以来高点至65.34美元/桶。
商品
收盘方面,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
交割的黄金期货下跌1.2%,结算价
每盎司1714.60美元,为3月8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5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下跌34美分,跌幅1.4%,收于每盎司24.77美元。
WTI5月
原油期货
收涨0.59美元,
涨幅0.97%,报61.56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0.41美元,涨幅0.63%,报64.98美元/桶。
美股
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98.62点,涨幅0.30%,报33171.50点;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3.78点,跌幅0.10%,报3970.7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79.08点,跌幅0.60%,报13059.65点。
以下是邢自强所做的发言: 重点关注三大
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
中国经济。
去年的关键词是一枝独秀,因为去年全球经济是一个悬崖百丈冰,中国是独有花枝俏。
今年中国实际开始
俏也不争春,开始聚焦于固本培元,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在回归常态,稳步地退出刺激,防范资产泡沫,完善和加强监管。
接下来经济应该会逐步迎来再平衡,趁着出口的东风,消费和投资动能还是会逐渐恢复到
疫情之前的轨迹,中国今年就是聚焦长远,俏也不争春的主题词。
第二大主题就是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通胀问题,尤其是
大宗商品引发的这一波成本压力,甚至有些人士认为是滞胀
带来的。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认为全球通胀会
卷土重来,这是疫情后的重要后遗症,而且这轮通胀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疫情期间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超量刺激带来的潜在供需不平衡的
通胀压力,不是昙花一现的,很有可能是比较长期的结构性的通胀的卷土重来。
目前看到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这次通胀三部曲里面的首部曲,目前
美国高压经济学对全球效益外溢的最初表现。
第二部是美国经济可能会有过热风险,带来通胀预期循环上升,这次通货膨胀最终是30年抑制通胀的3T因素,科技化、收入化和收入分配企业化,这三大因素都迎来逆转,我们知道菲利普斯曲线可能会重新陡峭,长期的通货膨胀也会回升,这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变化,后面我们会具体分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实际上面临的通胀压力跟发达国家比起来可能会略小一些,这就是今天我们的第三道主线。
周四
数据显示,由于半导体短缺,上个月
耐用品
订单减少1.3%,为一年来首次
下降,主要反映了机动车和军用飞机订单的下降。
IigniaCoultants的研究主管ChintanKarnani表示,耐用品订单下降是黄金交易价格一直能守在1890美元以上的原因,但投资者更聚焦
6月4日将公布的美国
5月份非农就业报告。
周五数据显示,美国4月核心PCE
物价指数较
上年同期上升3.1%,创1992年7月来最大同比涨幅,3月为同比上升1.9%。
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较前月上升0.7%,创自2001年10月来的最大环比涨幅,3月为上升0.4%。
HighRidgeFutures金属交易总监DavidMeger表示:“我们看到个人消费数据略有上升……所有这些因素继续支撑着对黄金非常有利的潜在通胀环境。
”